
姓名:杜朕屹 职称/学术职务:教授/博导、硕导/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学历:研究生 学位:博士
E-mail:duzhenyi@tyut.edu.cn; zhenyiwin@gmail.com
个人简介:
现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,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“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”、获得第四届“闵恩泽能源化工奖”青年进步奖、山西省“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”、“山西省三晋英才”青年优秀人才。以第一完成人获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2022)。兼任全国分析与应用裂解学术会议理事会常务理事,山西省煤炭学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委员会委员,南昌大学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;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& Technology期刊学术编辑,《洁净煤技术》中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,《低碳化学与化工》青年编委。
科研:
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2项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余项项目;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、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项目1项。在Chem. Eng. Sci., Fuel, Fuel Process. Technol., Energy Fuels, ACS Sustain. Chem. Eng.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至今发表论文已被引用2000余次,h-index指数19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,参编英文专著1部。目前指导博士生3名,硕士生13名,已毕业硕士生14名。
教学:
承担课程:本科:《化工原理》《化工原理实验》;研究生:《能源化工》
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,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项,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性课题1项,山西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1项。获得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(2021),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(2021);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(2022),“第二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”全国一等奖(2019),“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”一等奖(2022)。
教育经历:
2009/08–2013/01,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,博士;
2005/09–2009/07,大连理工大学,学士
工作经历:
2014/01–至今,太原理工大学,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,历任讲师(2014/01–2014/07)、副教授(2014/07–2019/12)、教授(2019/12–至今);
2020/01–2020/09,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,访问学者(Daniel Resasco教授课题组);
2013/01–2013/12,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校区,博士后研究员
研究方向和服务领域:
煤的热化学转化与产物提质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煤的分级转化(热解、直接液化和温和裂解),初级产物的分离、催化提质制高品质燃料和化学品。
承担项目:
1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(2022.12-2025.11),温和条件下煤炭定向裂解制备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的催化与分离基础 (No. 2022YFB4101100),主持
2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2021.1-2024.12),亲氧性结构在Ni基催化剂催化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脱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(No. 22078220),主持
3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2018.1-2021.12),Ni/半焦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生物质气化焦油水蒸气重整反应机理(No. 51776134),主持
4、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(2017.1-2019.12),生物质/煤共气化过程中煤焦原位催化生物质焦油重整的机理研究,主持
5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(2015.1-2017.12),煤/生物质共气化过程中相挥发分与半焦互作用机制研究(No. 51406129),主持
6、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(2015-2018),主持,经费:10万(结题,优秀)
学术奖励:
1、杜朕屹,宋云彩,冯杰,李文英,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,山西省自然科学奖,二等奖,2022.
2、杜朕屹,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青年进步奖,中国工程院/中石化,2019.
论文:
1. Bai J-K, Zhang X-B, Li W, Wang X-B, Du Z-Y*, Li W-Y*. Rate constant of hydrogen transfer from H-donor solvents to coal radicals. Fuel 2022; 318: 123621.
2. Chen T.-S, Guo L, Peng H-W, Li Y-Q, Wang X-B, Bai H-C, Du Z-Y*, Li W-Y*. Tuning support acidity of Ni-based catalysts to improve hydrodeoxygenation activity for dibenzofuran. Fuel Process Technol. 2022; 236: 107440.
3. Wang X-B, Bai J-K, Zhang X-B, Li W, Du Z-Y*. The mechanism and rate constant of hydrogen transfer from solvent radicals to coal-based model compounds i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. J Anal Appl Pyrol. 2022; 167: 105637.
4. Chen T-S, Yang W-Y, Du Z-Y*, Feng J, Li W-Y*. Effects of mesopore introduc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zeolites for 4-iso-Propylphenol dealkylation. Catal Today. 2021; 371: 40-49.
5. Du Z-Y, Zhang Z-H, Xu C, Wang X-B*, Li W-Y*. Low-temperature steam reforming of toluene and biomass tar over biochar-supported Ni nanoparticles.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. 2019;7(3):3111-3119.
授权发明专利:
1. 杜朕屹, 刘红利, 徐趁, 李文英, 冯杰. 基于硼掺杂的镍/半焦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, 中国国家发明专利,ZL202010100583.0, 授权日:2022-05-13.
2. 杜朕屹, 郭良, 刘迪, 李文英, 冯杰. 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, 中国国家发明专利, ZL201910039408.2, 授权日: 2022-01-04.
3.杜朕屹,秦志峰. 耐高温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,中国国家发明专利,ZL201710222130.3,授权日:2019-05-31.
4. 杜朕屹,张志华,徐趁,李文英,冯杰. 一种金属负载型生物质半焦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,中国国家发明专利,ZL201711118165.9,授权日:2019-08-09.
研究生培养:
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(含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委托培养),硕士研究生13名。毕业硕士研究生14名。